花莲县凤林镇
长寿之镇.校长故乡
凤林镇位处中央山脉与海岸山脉之间,是个以客家人口为主的客庄慢城小镇,居民大多以务农为生,也是有名的「长寿之镇、校长故乡」,全镇人口仅一万一千余人,却出产了超过120位以上的校长、百岁人瑞8位、65岁以上长者多达2556人。
凤林没有大型的量贩店,也没有快餐店,有的是能和你闲话家常的传统菜场与客家小吃。或许正是因为凤林人的乐天知命与热情好客,凤林的自然环境、传统文化妥善保存下来,这也正是客庄慢城小镇最迷人的地方,原来人与人间可以那么简单、自然、不做作,人与土地能够和谐共存,抚慰着每个人的心灵。
全台第一座国际慢城
凤林镇于2014年获得国际慢城认证,是全台第一也是东部唯一获得国际慢城认证的城市。
国际慢城组织(Cittaslow International)是1999年由意大利Greve、Orvieto、Bra和Positano等4个小城镇发起,希望透过不改变原有生活节奏、发展地方经济成长、提升生活质量、促进人与土地友善共存、支持在地产业、小农经济、在地文化等,进而让现代文明特色与传统生活融合在一起。目前全球超过30个国家、191个城市获得慢城认证。
凤林的慢城魅力,不在于享受多少外在的感官刺激或游乐设施,而是让每个来凤林的人,体验过慢的生活,减缓你的生活步调,让忙碌心灵随着凤林「慢」的气氛得到休息,懂得停下脚步欣赏山水、文化、老树、老屋、烟楼、农村之美,漫步小镇充满芬多精的长寿步道。
当「慢」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生活型态时,忙碌的都市人,每晚睡觉前能否找到自己心灵的平静。
四季旅游活动
凤林「慢」的环境,不仅产生「慢」的生活方式,人与土地和谐的奏鸣曲,亦栽种出有「总统瓜」美名的凤林大西瓜,每年约6月举办的凤林西瓜节是小镇居民的盛事。
农历七月是佛教的教孝月,也是民间的鬼月,按民间习俗应该是「诸事不宜!」但凤林镇北林三村却在农历七月举办「烟楼迷路、百鬼夜行」活动,结合全台民众一起来变装搞鬼。
凤林虽然以客家人为主,但还有不少的阿美族原住民,每年七到九月是部落最热闹的丰年祭时间,族人们载歌载舞欢庆丰收,同时传承传统文化,薪火相传。
每年七月还有日本的夏日节,凤林是个有百年历史的移民村,借着台湾、日本的文化交流,拉近两地民间情感。
农历10月15日是「下元节」,对凤林客家人来说是个重要日子,下元节到来代表农人准备休息过年,并感谢神灵与上苍的恩赐。采街、歌家艺文表演体验、收冬戏接力登场,整天热闹滚滚,许多民众扶老携幼体验客家魅力。
12月31日年度交替时,凤林还有花莲中区乡镇最大规模的跨年晚会,四、五千人一起迎接新年到来。 不定期举办的「蜗牛市集」更是创作、掏宝、交朋友、分享的好地方,在地小农和大家分享产品、分享生活、分享品味,成为慢城凤林最不一样的风景之一。
人文故事及漫游体验行程
凤林的开发可以追溯到清朝,日治时期是花莲三大官移民村之一,设郡、设町,街道还保留着棋盘式的规划。
除稻米等传统作物,凤林最重要的经济作物是日本人引进的黄色烟草,大阪式、广岛式烟楼处处,也让凤林成为迄今台湾保存最完整的烟楼聚落。
拜客家人重视教育之故,许多凤林子弟投身教育行列,前后产生出超过120位以上的校长,老师、主任无数,对一个全镇仅一万一千余人的小镇来说,堪称全台之最,人称「校长故乡」。
来到凤林,除能造访林田山森林文化园区、林田神社外,每年年初樱花步道的樱花盛开与五月的桐花季更是一绝。新光兆丰农场、花东唯一地下车站林荣新光站、校长梦工厂、客家文物馆、凤凰瀑布、赞碳工坊、花手巾植物染工坊、中华路长寿步道、镇民广场客家美食街、凤林韭菜臭豆腐、林荣山产、箭瑛公园、烟楼建筑、凤林三宝(豆奶、花生、剥皮辣椒)、百年茄苳树,凤林慢城的美等你来细细发掘。
因位在宜兰的北津、梅州一带,又名津梅砖窑,在清朝时期就开始设置砖窑,而砖窑大都设在此地,有着砖窑巢的别称,到了日治时期以后,对于砖的需求量大,更是成为砖窑烧砖的全盛时期。不过随着科技进步,制砖技术越来越好,水泥取代了砖的地位,砖窑开始逐渐没落、荒废,宜兰砖窑成为保存最完整的砖窑古迹,是宜兰县的百年古迹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