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竹市旧城区(竹堑城)

新竹市这座北台湾最早开发的城市,承载了三百年来的历史轮替与岁月更迭。旧城区之一平方公里内,为全台古迹群密度最高之区域,小小一方旧城街廓里,更存在着各式新旧共生的样貌。

相传观世音的鲤鱼停留于此地,成为一条称为「鲤鱼穴」的龙脉,贯穿了整个新竹旧城区。鱼尾在外妈祖长和宫、鱼腹在新竹都城隍庙、鱼头在竹莲寺。

让我们沿着鲤鱼穴的脉络走进新竹旧城里,细听她的呢喃、抚摸她的线条,牵起小堑的手,来场约会吧!

「小堑有约」,取新竹市的旧名「竹堑」而来的昵称,将新竹市比拟成一个多变少女。由专业团队担任媒人婆,透过一日的游程,以新竹市传说的鲤鱼穴龙脉为主轴,在老铺和古迹中细数她的故事,在传统与创新之中,重新与百年历史的「小堑」来场约会。

新竹公园

新竹公园坐落于火车站与十八尖山间,由火车站步行仅需10分钟,新竹市政府投入经费再造,以百年荣景传承为愿景,采取减量、开放、绿地增加、景观改善原则,推动新竹公园再生计划,已完成丽池园林、1.8公里外环步道与百年大阶梯,打造宽广入口意象,于2018年9月份正式启用。

想沾染一点新竹的悠闲气息,不妨到新竹公园稍作停留,涵盖丽池、湖畔料亭、动物园、玻璃工艺博物馆、孔庙,园内绿树成荫,丽池波光闪闪,九曲桥木栈道上跨着凉亭,吸引游客取景。

护城河

门城广场下是古护城河遗迹,于清朝时期兴建,护城河犹如城市中的美丽绿洲,两岸绿木植栽,提供宽敞的人行步道,市民可沿着河畔散步、运动,舞台区更提供艺文团体表演空间,夜间气氛浪漫,为城市增添柔美气息。

东门城

新竹东门城(竹堑城迎曦门),建于清道光九年(1829年),已有190年的历史。日治时期因为实施都市街道改正,旧时的四座城楼,如今仅存迎曦门,也就是东门城,矗立在繁华街市间,融入寻常百姓生活,静静细数着时节的变化。

长和宫

到长和宫求药签,再走进传承三代的鸿安堂中药铺抓药,超过200年的历史,让旅人亲自体验

鸿安堂中药行

中药行抓药体验(了解求药签历史,制作中药防蚊包)。中药行第三代接班人谢大哥,创新推出中药防蚊包。

北门老街-百年大街故事导览

北门街有相当多老店(佛具店、银楼、棉被店、国达民俗偶戏馆等)及历史建筑(周益记)

进益摃丸文化会馆

位于北门老街上,摃丸DIY体验。

城隍庙

坐镇鲤鱼腹的府城隍

中央路、新竹第一街、屎沟巷

漫步中央路老店:老水族店(放置鱼缸的桌子已下陷)、泉香茶行(以前曾卖过鸦片)(斜对面小巷为新竹第一街,东前街36巷,暗街仔)、毛笔行、旧城再生基地(大同路108号) 屎沟巷(中央路57巷,又称后圳巷或古市巷):往昔挑夫会沿着屎沟巷清运水肥出城,从清代以来,以制造和贩卖农村用品的机能而闻名,有2家百年老店竹茂行、丰益号。

东门市场

哪里的市场白天卖菜、晚上办趴?答案正是位在新竹的「东门市场」﹗东门市场的历史已有四十多年之久,不仅是当时的流行集散地;更是所有新兴事物的聚集之处。1970年代,这里日夜人声鼎沸,一楼贩卖当日生鲜蔬果,二楼有着古董画作、布疋衣着,三楼能够一尝火锅热炒,还有音乐教室与艺术教室。随着时代变迁,曾为新竹第一座拥有电动手扶梯的集合型市场。近期,陆续有学生团体进驻,利用活动与艺术彩绘来进行老市场活化,亦有许多年轻人利用东门市场的地理优势,有越来越多年轻人在此创业(如东门城之内、开门工作室、热压吐司-饱福、深夜咖啡馆-咖啡夏特、极恶拉面、享初食堂-面线、曼谷市场-泰式料理、酒吧等店家)。更多充满特色的风格店家,值得亲自来市场探访。

竹莲寺-黑金町故事导览

农历七夕情人节,台湾民间习俗中也是「七娘妈」的生日,而目前全台只有新竹和台南有办理成年礼的仪式,十六岁的青少年跪爬过「七娘妈」的神轿底下,就像征「转大大」!而七夕故事中的织女,相传是专职保护孩童,在台湾的民间习俗中也有「做十六岁」仪式。

丸竹化妆品

在百年丸竹香粉铺,体验什么是真正的白泡泡幼绵绵。

经典小镇列表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