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江县 北竿乡
马祖沿海属岬湾地形,海岸线曲折,湾澳和岬角特别发达。湾澳因有岬角屏障,成为天然避风的区域,因此靠海维生的马祖先民多选择在湾澳定居,于「澳里」构筑村落,形成一村一澳的格局。北竿乡旧称「下竿塘」、「北竿塘」,地型狭长,面积仅次于南竿。
芹壁聚落
聚落,是马祖的文化之一,六○年代后,芹壁人口大量外流,后来人口仅剩五户,几近空城,但也因此成为马祖唯一没有现代建筑侵入的聚落。近年积极推动传统聚落保存,将北竿芹壁、南竿津沙、东莒大埔与福正划设为「闽东传统聚落保存区」,其中北竿芹壁是规模最大、保存最完整的聚落。将在台湾其他地方看不到的闽东建筑,以石头老厝的形式在山坡上落错有致,于巷陌里展现出独特的人文风情。
壁山
壁山是马祖「第一高峰」,标高298公尺,喜欢登山健行者,可利用上村接芹壁的两条步道,或由塘岐村沿登山道路而上,都是相当适合登山初学者的路线。壁山山腰处有观景台,游客可凭栏眺望,视野相当开阔,北竿机场、塘岐、后沃尽收眼底,还能一览北竿周边的无人岛屿,如大坵、小坵等。
桥仔聚落
桥仔村位于壁山山阴一北向倾斜的山谷内,谷地历经雨水切割形成山沟纵横。境内小桥随处可见,马祖方言「仔」即为「小」,故名为桥仔。昔日桥仔富渔盐之利,曾为商业转运港,客舟商旅往来期间,人口超过千人,是北竿第一大村。桥仔大小庙宇林立,以「一村八庙」的姿态冠绝全县,除村内中心点「三庙一体」特殊景象外,更形成「神比人多」的特殊现象。这里可以欣赏到马祖传统庙宇建筑的特色,以及展示桥仔过去渔业荣景的渔业展示馆,都值得游客驻足欣赏。
芹壁聚落
芹壁,号称「马祖地中海」,旧名「镜港」,又称「镜澳」。名称源自于村落澳口前有一突起的岩礁,因状似一只大海龟,居民称它为「芹囝」,岩礁的四周海水清澈见底如镜,因而称为「镜港」。由海面往陆地望去,村落好似镶嵌于「芹囝」后方山壁上,故有「芹壁」之称,该村多数石屋经改建为民宿以及艺文空间等,呈现出多样化的风貌,房屋上突兀的装饰标语,更让游客们不由得会心一笑。其间工法最细致的一栋民宅「海盗屋」。芹壁不仅有「铁甲将军」的传说,还有海盗屋的故事,都值得旅人去细细寻找。
元宵摆暝
马祖过年,民众最重视的不是过年,而是元宵期间的「摆暝」和「迎神」酬神赛会活动,这是马祖一年最盛大的民俗活动。「摆暝」翻译成白话就是「排夜」,即为夜晚排放供品祭神酬神的仪式,源自于早期福州一带的农村,元宵节游灯时会迎各境的角头神绕境,祈求境内平安。从农历一月十一日开始,各岛便开始总动员,全县各乡各村民众陆续在广场、庙前,搭起了一座一座牌楼,而迎神绕境的阵容也十分盛大,热闹非凡。每个庙宇都有「行事历」,绕境、祭祀的时间全不同,北竿有独一无二的「扛乩」、「烧马粮」及「祈梦」仪式,并且相当欢迎游客拍照、共同参与。事先调查好时间,比一比各庙宇的差异,是马祖元宵节最有趣的地方!
独木舟
对很多人来说,划独木舟是全新的体验,既紧张又兴奋;随着海浪一波波,手上的桨划呀划,穿过阵阵浪花,好不新鲜。体验划独木舟之前,教练会先在沙滩上教导基本操舟的技巧,让游客实际拿着桨柄、体验划桨的感觉,而后才在教练带领下,真正下海展开「舟游」。划独木舟最大的乐趣莫过于,徜徉大海上彷佛被无边大海包围,耳里传来风声和浪涛声,光是坐在舟上,看着蓝天碧海、龟岛及芹壁山城美景,整个身心就被疗愈了。
牵罟
牵罟为传统捕鱼技法,而北竿桥仔澳口非常适合进行这项牵罟,每年夏天鳀鱼季到来时受灯光吸引,大量的鳀鱼跟随潮水进入澳口,在地渔民会看水色变化决定下网时机,最高纪录曾一次捕上万斤鳀鱼。近年来将牵罟结合推展观光,提供游客下海体验捕鱼的乐趣。
大坵梅花鹿
大坵岛与北竿距离不过两百公尺,目前无人定居,两百多只梅花鹿是当数最多的居民。走一圈,徒步天涯海角的孤岛风光,在野地与鹿群偶然相会,是绝无仅有的北竿体验。白沙与桥仔的码头皆有船只通往大坵岛。
战争和平纪念公园主题馆
本馆坐落于北竿战争和平纪念园区内,位处大沃山12据点处,天气晴朗时,可远眺大陆海岸线。该馆以「感动‧回忆」为主题,分成:缘起、军事沿革大事纪、军用品展示区、军民生态文化等展区,透过文字及影像,这些关于马祖长达近半世纪军管时期,军方与民间共同走过的岁月,在主题馆内历历重现,让参观民众遥想当年,战地居民的荜路蓝缕。
北竿硬地马拉松
马祖北竿坡度陡,拥有地表最硬的超级马拉松之称,加上赛道旁绝美的景致,希望藉由硬地马拉松活动,与海内外跑友分享北竿之美。
阿婆鱼面
鱼面是以新鲜鱼肉加上太白粉制作而成,是马祖热门的伴手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