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门县金城镇(后浦小镇)
后浦小镇,沉淀六、七百年的人文历史,是金门政治和经济的首善之区;丰富的文化古迹有说不完的过往传奇,闽南文化、侨乡文化及战地文化的时代缩影,穿梭这座小镇街道带您走过历史的长廊。
河、海、港、市的优良地理环境位置,交织成动人的生命乐章,徜徉在湖光山色的大自然,或者放松心情亲近大海,赏鸟逐浪在这里都已经不算奢侈的人生享受。对如此精巧美丽的古朴小镇,友善是我的诚挚的说帖,打开岛屿的人文印象,后浦永远敞开胸怀欢迎你。
后浦城区
黄金小镇
金城古称「后浦」,系指由东南西北里串连而成的金城镇城区,也是金门经济政治中心,早期为金门与厦门地区商业活动最热闹的地区,不少历史文人曾居住此地,如唐朝牧马侯陈渊、南宋朱熹大学士、延平郡王郑成功等。清康熙十九年(1680年)总兵陈龙移驻后浦,逐渐发展成金门军政、经济中心,包括金门镇总兵署、浯江书院纷纷设立,地方官员及乡绅亦捐资修筑海堤、城隍庙、奎阁等,地方经济也蓬勃发展,构成今日城区的主要区域,其后,模范街及吧剎以及不少南洋侨汇的洋楼兴筑起来,更增添后浦城区的特色,经历史更迭替换,但大致维持原貌,古意盎然的金城镇砖瓦巷弄、古厝洋楼,古朴的金城镇已成为游客怀旧思古的所在地,后浦城区内浯岛城隍庙为后浦城区内主要的宗教信仰之一,「浯岛迎城隍」迁邑已有339年的历史,不仅保有闽南传统庙会庆典特色,城区四里居民在迁治日举办巡安大游行,为金门最盛大、也是保留前清古制而受瞩目的庙会活动。
翟山坑道
早期金门为军管时期,长达四十三年之久的戒严,留下大量军事遗迹,发展为金门独特的军事文化观光景点,像位于本镇古城里古岗的翟山坑道,坑道内既长而宽阔的坑道及水道两区域,是八二三炮战期间,动员无数人力、耗费五年时间,才辛苦凿出这条能够容纳42艘水道小艇进出、回转的极大的工程,又被誉为「地下金门」杰作之一,是金门极为特殊工程浩大的观光景点。
桐游柿界
水头聚落
位于金水里的水头聚落又名金水,位于金城镇的西南隅,是个以黄姓为主的多姓聚落,历史有700多年,邻近水头码口,早期即为金门与厦门之间的交通要津。金水里辖区仅4.0平方公里,水头聚落占2.2平方公里,依山而建,呈长形分布,分有「顶界」、「中界」、「下界」、「后界」四甲头,为金门最富有的古聚落,所保存的闽式建筑与洋楼,是全岛最多最精美的。得月楼、金水国小、侨乡文化展示馆等建筑,都是金门最有特色的建筑。